北京冬奥赛事举世瞩目,吉林冰雪尚未消融。随着冬奥会的举办,吉林冰雪旅游也迎来热潮。
4年前,“冬奥在北京·体验在吉林”旅游系列推广活动在北京举办,颇具吉林元素和关东风情的吉林冰雪旅游产品让来自各地的游客感受到吉林冰雪的魅力。“冬奥在北京·体验在吉林”成为此后吉林冬季旅游的“热点”之一。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向时间要产业,向生态要效益,让“白雪换白银”与“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在吉林得到了生动实践。
在全省“西冰东雪”产业格局中,冰雪相关实践、政策、理论、文化及冰雪人才等优势日益凸显。冰雪产业从无到有,吉林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的路径。
如今,吉林正让冰雪走出去、把游客引进来,在全国掀起“冬奥在北京·体验在吉林”的热潮。
资源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
吉林省地处东北亚几何中心地带、世界冰雪黄金纬度带,地理位置优越,冰雪资源丰富,是世界几大粉雪基地之一和东北亚冰雪核心资源区,具有推动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也为吉林发展冰雪产业提供了条件。
吉林省目前拥有各类滑雪场54家,遍布长春市、吉林市、通化市、长白山等多地,雪道279条,总长度330.7千米,日最大承载量可达10万人次。
重视冰雪产业发展,走出“吉林路径”。近年来,吉林深挖冰雪资源价值,从“世界冰雪黄金纬度带”到“世界粉雪基地之一”,从“最美的雪花飘落在吉林”到“品质滑雪在吉林”,以及生成、推广冰雪文化,吉林达成了发展共识,树立了市场形象。
同时,明晰产业定位,打造产品体系。在强化项目支撑,提升发展质量中,吉林雪场品质优良,冰雪项目加快推进;在加强营销推广、扩大产业影响上,品牌形象更加鲜明,宣传渠道日益立体,营销模式逐渐多元;在加快产业融合、发挥保障作用上,冰雪人才蓄力前行,滑雪场联盟开启滑雪新模式;在谋划产业升级、推动要素创新中,形成了“西冰东雪”冰雪产业格局,并推动其向冰雪经济跃升。
2021年,依托吉林大学建设的冰雪旅游场地装备与智能服务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成立,该实验室主任辛本禄表示,吉林冰雪旅游的实践、吉林大学的自身优势及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对冰雪研究的重视,成为实验室落户吉林的三大优势。
今年1月,吉林省冰雪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将加快推进吉林冰雪产业标准体系制定,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先导和决策支持。
营造火热氛围倾力打造“爆款”品牌
近年来,吉林围绕“冬奥在北京·体验在吉林”举办了多项精彩纷呈的节庆活动和推介会,以及线上网络活动,通过“引进来”“走出去”“集成营销”全方面发力,让吉林冰雪形象深入人心。
2018年10月,“冬奥在北京·体验在吉林”旅游系列推广活动举办,第一次发声铿锵有力。本次系列活动的举办,是京吉合作的深化拓展,也是吉林深度参与北京冬奥的探索创新。
吉林开展“集成营销”。“吉人有约·全民做‘冬’”旅游宣传,在线上营造一场全民参与的邀约预热;“吉林冰雪DOU来嗨”“大V带你来玩雪”,用“暖”元素推介“冷”资源引起全网关注;“向往的冬天在吉林”抖音全国话题挑战赛,吸引150余万人次参与,累计话题播放量超50亿次,全网参与的气氛引燃了吉林的冰雪热。“冬奥在北京·体验在吉林”品牌愈加响亮,此后,吉林各地广泛开展了以此为主题的活动,形成了宣传合力。
2月3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前夕,央视新闻通过演播室连线吉林省多个冰雪现场,多个平台同步直播,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杨安娣在演播室倾情推介吉林冰雪,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助力。
杨安娣表示,冬奥会不仅是一个体育竞技的平台,更是团结合作、文化交流的平台。直播中展示的“冬奥会会标”鱼皮画和图书《秘境之旅》将吉林的地域文化、特色文化带进冬奥,展示给世界。
已举办六届的吉林国际冰雪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雪博会”)自第四届开始,主题便一直沿用“冬奥在北京·体验在吉林”。
其中,第五届雪博会设置了冬奥主题馆,传递奥运精神,推广冬奥文化。第六届雪博会不仅营造了“冬奥在北京·体验在吉林”的浓厚氛围,也展示了吉林全面开花的冰雪产品阵容。第六届雪博会首次打造了“云上雪博会”“家门口的雪博会”。雪博会在传递冬奥文化的同时,也展现出吉林冰雪产业强劲的发展势头。
双层设计展现吉林担当
与“冬奥在北京·体验在吉林”同年提出的“冰雪丝路”设想,也成为吉林的冰雪发展顶层设计。“冰雪丝路”是吉林省发展冰雪经济的新载体,也是就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地区的再挖掘、再实践,以及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路径、东北全面振兴的文化赋能。
几年来,吉林文化和旅游行业从业者采取边研究、边探索、边实践的模式,不断丰富“冰雪丝路”的内涵和外延。从举办“冰雪丝路”国际论坛到合作推出“冰雪丝路”专刊,再到发展关键点与2022年北京冬奥会交汇,“冰雪丝路”日益畅通。
杨安娣表示,如果说2022年北京冬奥会搭建了一个中国与国际交往的冰雪赛事通道,那么推进“冰雪丝路”建设应该是为冰雪经济搭建了一个全方位、持续性的特色发展平台。
吉林庙香山冰雪体育旅游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全国滑雪场联盟秘书长王勇表示,吉林省各型滑雪场在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各项政策及冰雪文化的带动下,早已提前根据雪场的资源及雪友需求,实现了创新、差异化发展。
全国滑雪场联盟积极推动“冰雪丝路”的相关工作,借助北京冬奥会契机,各成员单位也将积极构建冰雪品牌文化、推动吉林冰雪品质化发展,沿着“冰雪丝路”走向世界。
蹄疾步稳启航“后冬奥时代”
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举办,吉林已经向着“后冬奥时代”的机遇强势发力,将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吉林冰雪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杨安娣表示,乘冬奥之东风,开启全面建设冰雪强国新征程,是“后冬奥时代”冰雪经济发展的应有之义。她提出,“大力培育中国冰雪文化,将冰雪文化融入‘冰雪丝路’建设中,使冰雪文化成为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推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新载体新纽带。”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冰雪产业发展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吉林将创新引领,构筑冰雪经济新高地。聚焦“后冬奥时代”,以打造新的万亿级产业为目标,构建“创新引领、要素协同、链条完整、竞争力强”的现代化冰雪经济支撑体系,促进和强化产业集聚,丰富和优化产品供给,培育投资消费热点,提升和塑造吉林冰雪品牌,坚定不移地把吉林省建设成为冰雪经济强省和世界级冰雪旅游目的地。
辛本禄就冰雪装备表示,吉林省作为老工业基地,在冰雪装备方面有一定优势,借助本次冬奥会,吉林的相关企业展示了装备研发能力。随着“后冬奥时代”的来临,中国冰雪经济有望迎来一个非常大的增长期,未来吉林冰雪装备市场也应有更大的发展。